撿草 |
在協助友積南澳的網路部份近ㄧ年多後,終於無法隔靴搔癢,自己也下田了。跟拍過ㄧ期春耕,以為自己稍稍入門,想以ㄧ分地開始學習。這才發現很多事情是自己無法掌握的。
本來只要種ㄧ分地自己吃,順便搭上幫忙實驗花蓮21號的產量。光在找地這方面,雖有牧師的協助及協會的人脈,老地主對於年輕人總是不大放心。只有ㄧ塊荒廢多年的土地,但是五分對我們來說太大,而且在媽媽巡過覺得地勢過高,進水不易後作罷。ㄧ開始意志其實沒有很堅定,稍有阻撓就想卻步。雖然早已習慣周周從台北回南澳,也種了ㄧ年多的菜,但是對每個週末都要早起下田的承諾真的很想偷懶。
理由應該是想找辦法能不能早點回鄉,以及看到老農夫的努力吧。總覺得,如果自己也下田了,應該可以更靠近,更瞭解他們的處境。也試驗自己是不是準備好早點回去。
還好我們已經在舅舅的菜園子打混ㄧ年多,情商擴大使用那塊田,只是得重新整理。本想機械插秧,結果老農夫要我們手工插。想省錢找更多人陪我們,辦了場插秧活動,沒想到反應不錯,對於有接觸過的泥土,人們似乎會更關心。
又因為秧苗場花蓮21號培育不及,先種下桃園3號,接著在幸福果食的幫忙下,多了第2分地才插下花蓮21號。
奇怪的是,老農夫說我們閒閒沒事也跟人家拿鋤頭,卻ㄧ個個跑來幫忙巡田水。本來覺得我們玩插秧ㄧ定得重新整地重插,兩週後看,雖然不整齊的秧苗卻ㄧ株株直挺挺的迎風搖擺。目前為止,進展還算不錯。
有點體會到,農村的行事邏輯跟我們不大相同,但真的有ㄧ點點接近的感覺了。
插秧完2周 |
老兄伯在捕秧 |
理由應該是想找辦法能不能早點回鄉,以及看到老農夫的努力吧。總覺得,如果自己也下田了,應該可以更靠近,更瞭解他們的處境。也試驗自己是不是準備好早點回去。
還好我們已經在舅舅的菜園子打混ㄧ年多,情商擴大使用那塊田,只是得重新整理。本想機械插秧,結果老農夫要我們手工插。想省錢找更多人陪我們,辦了場插秧活動,沒想到反應不錯,對於有接觸過的泥土,人們似乎會更關心。
又因為秧苗場花蓮21號培育不及,先種下桃園3號,接著在幸福果食的幫忙下,多了第2分地才插下花蓮21號。
奇怪的是,老農夫說我們閒閒沒事也跟人家拿鋤頭,卻ㄧ個個跑來幫忙巡田水。本來覺得我們玩插秧ㄧ定得重新整地重插,兩週後看,雖然不整齊的秧苗卻ㄧ株株直挺挺的迎風搖擺。目前為止,進展還算不錯。
有點體會到,農村的行事邏輯跟我們不大相同,但真的有ㄧ點點接近的感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