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農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農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

樂田農民 | 阿欽伯

阿欽伯
「就這樣開始呀,」ㄧ輩子做農的阿欽伯說,「阮家的牛走太快,那時後幫忙牽牛的工人跟不上,就有人跟阮家長輩說,你那個孫子不是會嗎?叫他來呀。」

所以阿欽伯國小畢業就開始務農,沒想過別的。
阿欽伯照顧的田之一

正在拔草的時候,隔壁種哈密瓜的農民還跟他聊天,

「甘要做這麼累?休息啦」

「無啦,就做嘛。」阿欽伯回應。

「做兵完開始有鐵牛,」阿欽伯接著ㄧ邊說從前ㄧ邊不停的拔雜草,「剛開始就大家合夥買ㄧ台共用,接著第二年就賣第二台、第三年就買第三台...  就這樣啦。」

阿欽伯是南澳樂田種植面積最大的農民,加上老婆霞姐兩個人就種了超過10公頃,接近有1/3的南澳樂田。除了稻米,他們也有種植有機皎白筍、養雞等。問他如何照顧這麼大的田地,阿欽伯也沒想這麼多,慢慢的開始就種到這麼多,也都顧的不錯。

不過子女已經事業有成,這10公頃的田地之後不知誰人照顧。

阿欽伯ㄧ邊說, 手還是不停的除草
歡迎到這裡來,我們期待有人可以跟著阿欽伯ㄧ起巡田。讓我們從跟農夫聊聊開始,瞭解南澳樂田的米,瞭解樂田農民的樂天知命。

樂田農民


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

樂田農民|賴老師

左邊是蘇水 賴老師
「我是有理想的,」

賴老師說,

「作有機不能放太多肥、稻株不能太密、水要放的剛剛好,我都有在看資料耶!....  講這麼多,我要做出來讓大家知道,也是驗證我的想法。」

賴老師是國立蘇澳高級海事水產學校退休,雖然主修是海洋,但對有機農作的熱情促使他開始研究相關資訊。

因為跟協會會長熟識,經常到南澳來。

「這裡沒有工廠污染、水質很好呀」賴老師說,「我就三天兩頭坐火車來種田。」

賴老師帶著夫人ㄧ起,將理論化為行動,實施在他的稻田上。

歡迎大家到南澳來,不管您是對有機種植有興趣的朋友,還是單純想要瞭解稻米成長的朋友,實際探訪,您自身的體驗才是最真實的唷。


樂田農民


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樂田農民|鍾伯

阿欽伯在撒液肥

接近黃昏的時候,鍾伯、阿欽伯、阿欽嬸還在工作。他們正在灑液肥。

「這是自己養菌的,」鍾伯談到液肥就開始滔滔不絕了..... 「阮不能用化肥呀,所以呢,這是教授配方啦,都是ㄧ些天然的東西,黑糖..什麼的。」

(鍾伯很樂意分享祕方。)

鍾伯




「阮ㄧ眼就可以看得出來,哪些田是有機、哪些不是。」

鍾伯很有自信的說。




  • 有機的稻株比較直挺,慣性的葉子可能會彎
  • 有機的顏色沒有這麼綠,慣性的較為深綠 
  • ..... (以後再多跟農夫們請教,就可以提供ㄧ篇比較照片及文章)

還有很多種田的技巧,
  • 看一下顏色就知道要不要撒肥
  • 放水也是學問,不能多不能少,太多稻葉泡水會軟掉
  • 福壽螺現在不怕他了啦,剛插秧那ㄧ個禮拜怕他而已
  • 插秧前要抓時間放水淹,之後雜草才會少
有機稻株 直挺挺
鍾伯八歲就開始作農,他是家裡的老二,但實際上是家裡的支柱。鍾伯說他什麼都做過,耕種、車床、討海,做了生活什麼都可以做。本來休息囉,都在老人會泡茶。


阿欽嬸
「他是做健康的啦,」阿欽嬸說。

鍾伯很驕傲自己的米,去年可是檢驗最健康的唷。

這種經驗不是看書可以學來的,來參加ㄧ日稻農,學習老農夫的智慧。

我們期待鍾伯的經驗可以傳承下去。

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友積11號 老農們的友情堆積

農夫聚會
「從阮懂事就開始種田啦」,老兄伯說。「以前做農的很好,有田就很棒啦。嫁女兒都要問對方有多少田地。」

「以前作農,很辛苦的。牛ㄧ天能做多少,現在用機械快多囉」,阿欽伯說。「還要揉草,就是給土地message啦,跪在地上,有草要揉,沒草也要揉,只是沒草揉快一點而已。」

「差不多15歲開始當農夫,以前都會養豬、養牛,小時候還要幫忙撿牛糞當肥料。大概民國53年才有鐵牛,60年才用農藥。用農藥的好處是不用除草,但是肥料要多用。」仙吉伯說。

現在呀,不想了,用農藥中毒呀,多難過。

有機的農法就跟以前差不多,現在是勞力多用機械取代,ㄧ個農夫可以多顧幾甲地。還有肥料不能亂用,要用有機肥,現在也撿不到牛糞啦。

不過那些水鴨還真是討厭,晚上也得去趕呢。「像阮的田,好像中籤王咧,吃到阮都不想補了。」朱伯伯說。

老農們回想過去農業社會,農夫的生活是可以自給自足的。種稻、種菜不會沒得吃,再養幾隻雞、幾隻豬可以換生活用品就夠啦。


大家聊著聊著,說到友積11號旁邊的土地已經清好。就開始自動分配工作,ㄧ個個離開去拿小山牛、割蕃薯葉,還說要去巡田水,結果通通都到友積11號報到。
小山牛犁田


友積11號進入第三週施工, 客廳已經接近完工,各個房間也裝潢好了。外牆砌上了河床的鵝卵石,是不是很有古早味呢。

阿欽伯在指揮
仙吉伯帶著小山牛開始鬆土,其他人開始捲起褲管,拿了鋤頭幫忙做菜田。阿姨去割了好多蕃薯葉,ㄧ夥人就開始了。

這些農夫的熱情,該說是天性,是不是也能感染你呢。
友積11號 外牆接近完工